电话:010-56077433
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网官网 对外汉语教师招聘欢迎您! 手机端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华文教育

于晓:海外华文教育的商业性与市场化趋势

来源:《世界华文教学》(第九辑) 时间:2021-12-28 作者: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网官网 对外汉语教师招聘 浏览量:

网址版左右网站_meitu_3.jpg



海外华文教育的商业性与市场化趋势


于晓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将改变华文教育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疫情的发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我相信大格局的变动会很快到来。


一直以来,我们一提到华文教育首先想到的是海外的华校。提到华校,我们会想到当年的一些拓荒者们筚路蓝缕的艰辛,以及侨胞侨团集资办学的热情,还有从教的老师们在异国他乡延续中华文脉的信念。提到对华文教育的支持,我们想到的是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华文学院这些教学机构,还有国内编发的免费教材、外派老师、“大乐园”夏令营等。


那么这些传统理念和模式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我觉得就是公益性。还有其他特点吗?当然有,但其他的特点也在发生变化,我觉得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一些生源比较集中的地方,华校的数量在激增,而且为了争夺生源已经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这是变化的一个最好例子,它证明了海外华文教育的需求量在增加。另外,我们也看到华裔学习中文不仅出于情感的需求,而且更多的是向实用需求转变。从学校方面来说,虽然现在很多海外华校以非营利性质注册,有的可能还会接受政府给予的不同方式的支持,比如校舍的免费使用、以丰富多元文化为由给予的补贴等,但是在学校的实际运作当中,商业的考量越来越多了,换句话说做华文教育不仅仅是怀着一颗公益心施展抱负和情怀,而且可以有利润。


以上两个方面就是从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的分析:需求转向了实用性需求,服务提供方有了追逐利润的需要。那么我觉得华文教育市场化的基本条件也应该具备了。就整体教育事业来说,它是公益性的,肯定不能完全商业化。以前中国曾经提倡过教育的产业化,至今还受到很多诟病。但是海外华文教育在大多数国家还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在承认它的公益性、讲情怀的同时,商业性、产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由于华文教育有了商业性、产业化的特征,嗅觉敏锐的资本力量很快就会加入进来。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为例,跟我们合作的互联网教学机构之所以愿意跟我们合作,除了有公益心之外,更看中我们与海外华校广泛联系这个网络资源,这对于它的品牌推广,以及通过华人进入当地更广阔的市场是有促进作用的。我曾经拜访过深圳一家合作的民办国际学校。这个学校办学超过20年,它收费非常高,但是学生家长仍然趋之若鹜。为什么呢?因为教学效果好。我想这就是资本的利益。因为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未来的趋势,所以对我说的现象先不去做道德价值判断,只陈述事实。因此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而市场会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两者的结合就会颠覆传统的华文教育规律,而且能够提升海外华文教育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我对于


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的海外华文教育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线上教育的占比会越来越大,一些规模小、互联网教学组织能力差、适应变革能力弱的学校将难以维系。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海外华校将面临一次洗牌。


第二,学生的学习会趋于碎片化。过去我们的学生都是集中那么一点时间进行学习,而且大部分学习都是在周末或者课后。以后会越来越多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学习的效率将会提高。家长对学生线上学习能力的引导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基础性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而且是免费的。精准性、系统性更强的教学资源则需要付费。以上这些其实都已经成为现实。


第四,为了追求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中等以上规模的学校会走向联合。我觉得这些学校联合体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包括教师联合会、学校的联合会等。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还有可能形成跨区域、跨城市,甚至跨国的教学联合体。在这里,规模大的学校会成为旗舰店,其他学校会成为加盟店。


第五,学校的作用会更加偏重于教学的组织,包括对教师、学生、家长的网上教育,以及基于适应本地本校特点的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大部分教学资源会由旗舰学校或合作的商业机构来提供。


第六,海外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相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其实,现在一些大的学校或者一些办学规模影响比较大的学校已经有相当多的当地的非华裔学生在一起学习。


那么,怎样适应这个趋势?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承认目前华文教育有商业性、产业化这样大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的作用。前不久,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进行换届,主管部门的领导、基金会的理事及各位基金会同事都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基金会要做好,就必须围绕大局、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出特色。那么我觉得在这里首先一点就是要找准定位,这个很重要。对海外华校而言也是一样的。惯性思维,可能还会推着学校继续往前走,但是我觉得必须为变革的到来做好准备。海外华校肯定是华文教育市场的主体之一。疫情当下,海外华文学校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而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提升内功,增强抗风险能力,让华文学校存活下来。目前,最急需、最有用的能力,就是组织开展网上教学。


其次,要主动联合抱团取暖。互联网的优势之一就是资源共享、降低成本,那么一所学校单打独斗成本肯定高,生存发展的机会也会受到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后疫情时代,我觉得如果能够有资本青睐,我们不能单纯以情怀来拒绝它。我觉得认清大势,甚至可以主动地向资本“投怀送抱”,通过与资本的合作来占得先机。因为如果你有机会把自己做大做强,那么在与资本谈判的过程当中,你手里有讨价还价的筹码。其他的一些非市场的主体应该坚持尊重市场,市场能够解决的交给市场,维护公平竞争。做市场良性发展的引导者、推动者,而不要固守传统思维,干扰甚至破坏市场运作的力量。同时,作为华文教育的参与者,无论是哪一方都必须小心而且严格地遵守国家各类法律法规,包括商业的和非商业的。政治因素必须要考虑,特别要注意不要给华校带来法律的或者政治的风险。在市场作用发挥不到的地方,包括我们基金会在内的非市场主体仍然可以找到发挥作用的空间。


我刚才谈到的商业趋势,讲究的是规模效应,针对的主要是华侨华人聚居数量比较多的、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的国家,不包括一些生源数量少、地处偏远、网络基础差的国家。对于后者来说,我觉得传统的华文教育理念和模式,可能还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但是变革迟早也会到来。


以上是对海外华文教育商业性、市场化趋势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为了强调趋势,说得可能有些极端。我相信海外华校在新的形势下依然会长期存在,华文教育依然是一项充满人文色彩和家国情怀的事业。但是市场化已经初露端倪,我们也希望资本在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不是那种赤裸裸的利润追逐,也能够带一点人文色彩。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客服服务热线
010-56077433
北京时间 工作日0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 2008-203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鹤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4571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436号

地址:北京市朝外SOHO EMAIL:info@jiaohanyu.com

ICP经营许可证:京B2-20213014 人力资源证: 1101052020076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