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56077433
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网官网 对外汉语教师招聘欢迎您! 手机端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汉教学术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高引论文TOP1-200

来源: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网官网 对外汉语教师招聘 时间:2020-04-15 作者: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网官网 对外汉语教师招聘 浏览量:

网址版左右网站_meitu_3.jpg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高引论文TOP1-200


[1]杨寄洲.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52-57.

[2]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2):49-57+3.

[3]周健,唐玲.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67-75.

[4]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1-8.

[5]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教材的编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4-16.

[6]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3):28-35.

[7]朱志平,江丽莉,马思宇.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31-137.

[8]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言文字应用,1999(1):72-77.

[9]马箭飞.任务式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27-34.

[10]杨惠元.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37-43.

[11]李泉,金允贞.论对外汉语教材的科学性[J].语言文字应用,2008(4):108-117.

[12]刘颂浩.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09(1):111-120.

[13]邓恩明.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心理学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8(2):58-64.

[14]江新.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65-73.

[15]孟国.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58-64.

[16]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60-63.

[17]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8-113.

[18]刘颂浩.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2001(1):93-107.

[19]王若江.对汉语口语课的反思[J].汉语学习,1999(2):39-45.

[20]周健.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9-104+154-155.

[21]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9-14.

[22]汤志祥.汉语新词语和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10-18.

[23]李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与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55-58.

[24]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汉语教学,1998(4):3-21.

[25]杨惠元.试论课堂教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37-42.

[26]刘颂浩.阅读课上的词汇训练[J].世界汉语教学,1999(4):12-23.

[27]李红印.汉语听力教学新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5):154-159.

[28]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1):5-10.

[29]崔永华.关于汉字教学的一种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13-117.

[30]张和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6-8.

[31]亓文香.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4):54-61.

[32]王尧美.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78-82.

[33]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05(1):58-62.

[34]苏新春.对外汉语词汇大纲与两种教材词汇状况的对比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6(2):103-111.

[35]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1):75-81.

[36]李彤.近十年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中的三大流派[J].语言文字应用,2005(1):9-11.

[37]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3(3):98-105.

[38]刘壮,戴雪梅,阎彤,竺燕.任务式教学法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世界汉语教学,2007(2):118-125.

[39]崔永华.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J].语言文字应用,2005(1):63-70.

[40]陆俭明.“着(·Zhe)”字补议[J].中国语文,1999(5):331-336.

[41]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4(4):69-75.

[42]王瑞烽.小组活动的任务形式和设计方式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82-88.

[43]赵宏勃.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思路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5(1):69-71.

[44]白荃.“不”、“没(有)”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没(有)”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21-25.

[45]赵金铭.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4):86-90.

[46]钱旭菁.汉语语块研究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39-146.

[47]靳洪刚.现代语言教学的十大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1(1):78-98.

[48]贺阳.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汉语国际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08(2):23-31.

[49]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3):29-36.

[50]张静贤.关于编写对外汉字教材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140-148.

[5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9(4):3-11.

[52]王志刚,倪传斌,王际平,姜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目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3):67-78+3-4.

[53]关键.声调教学改革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4):51-54.

[54]李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3):388-399.

[55]李红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5(4):73-79.

[56]吕文华.关于述补结构系统的思考——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2001(3):78-83.

[57]崔永华.教师行动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3):89-95+4.

[58]高顺全.动词虚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19-23.

[59]鲁健骥.口笔语分科 精泛读并举——对外汉语教学改进模式构想[J].世界汉语教学,2003(2):82-86+3-4.

[60]李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声字表义状况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5(2):104-110.

[61]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4):5-13.

[62]朱瑞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6(1):111-116.

[63]周小兵.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37-142.

[64]王瑞敏.留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的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5(1):27-29.

[65]郑艳群.课堂上的网络和网络上的课堂——从现代教育技术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1(4):98-104.

[66]张宝林.语段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109-119.

[67]陆俭明.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9(4):12-14.

[68]常敬宇.委婉表达法的语用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32-36.

[69]陈贤纯.对外汉语教学写作课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59-63.

[70]张德鑫.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1999(1):84-88.

[71]施正宇.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2008(2):109-118+4.

[72]吴应辉.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13(3):117-125.

[73]吕文华.短语词的划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130-135.

[74]姜丽萍.基础阶段留学生识记汉字的过程[J].汉语学习,1998(2):46-49.

[75]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句型的确立依据与排序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4):80-86.

[76]汪国胜.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问题的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6-30.

[77]柯彼德.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3(3):67-72+4.

[78]郑定欧.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4(4):85-94+4.

[79]冯丽萍.对外汉语教学用2905汉字的语音状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94-101.

[80]李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2006(2):110-118+4.

[81]李海鸥.情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J].语言文字应用,1999(3):31-35.

[82]丁安琪.专职对外汉语教师对课堂活动看法的调查——对外汉语课堂活动系列调查之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6):57-63.

[83]徐晶凝.关于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J].南开学报,1998(5):76-80.

[84]李英,邓小宁.“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3):50-58.

[85]杨俐.过程写作的实践与理论[J].世界汉语教学,2004(1):90-99+4.

[86]吴晓萍.中国形象的提升:来自孔子学院教学的启示——基于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和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问卷的实证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1):89-102.

[87]李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J].语言文字应用,2007(4):69-76.

[88]李如龙.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11-17.

[89]陈若凡.留学生使用“能”、“会”的偏误及教学对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1):50-53.

[90]张西平,柳若梅.研究国外语言推广政策,做好汉语的对外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06(1):39-47.

[91]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387-400.

[92]任瑚琏.字、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及教学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02(4):78-85+4.

[93]安然,单韵鸣.非汉字圈学生的笔顺问题——从书写汉字的个案分析谈起[J].语言文字应用,2007(3):54-61.

[94]陈绂.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AP汉语与文化课及美国教学实况给我们的启发[J].语言文字应用,2006(1):35-44.

[95]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0(3):406-414.

[96]孙德坤.教师认知研究与教师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8(3):74-86+3.

[97]孙瑞,孟瑞森,文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3):34-39.

[98]李枫.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处理的阶段性划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4):12-16.

[99]金兰.针对性教材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1999(4):33-37.

[100]车晓庚.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6(2):33-35.

[101]张和生,鲁俐.再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培养[J].语言文字应用,2006(2):163-167.

[102]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五十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0(1):49-59.

[103]孙德金.语法不教什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两个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7-14.

[104]王汉卫,苏印霞.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笔画[J].世界汉语教学,2012(2):266-275.

[105]吕玉兰.试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2):63-68+3.

[106]黄勤勇.多媒体对外汉语教材的作用及发展战略[J].世界汉语教学,1999(2):13-16.

[107]王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4):55-57.

[108]李金静.“在+处所”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5(1):24-26.

[109]鲁健骥.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8(4):33-38.

[110]孙德金.五十余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纵览——《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著索引》编后[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2):45-53.

[111]王庆云.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与对韩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64-68.

[112]张和生,洪芸.简论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107-111.

[113]孙雁雁.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63-69.

[114]仲哲明.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J].语言文字应用,1999(4):15-22.

[115]王添淼.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J].汉语学习,2010(6):98-103.

[116]姜丽萍.关于构建“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框架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7(1):77-82.

[117]丁金国.再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J].语言文字应用,1999(2):28-32.

[118]徐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例句设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462-466.

[119]张慧芳,陈海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和语言文化因素[J].社会科学家,2006(1):247-248.

[120]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8-61.

[121]凌德祥.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3):149-154.

[122]郭振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4):23-26.

[123]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1):11-19+2.

[124]郑艳群.关于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0(3):34-39.

[125]李蕊,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助词“着”的选项与排序[J].世界汉语教学,2005(1):64-70+115.

[126]张淑贤.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35-138.

[127]曹慧.从留学生作文谈篇章层面的词汇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2(2):91-97.

[128]刘英林,马箭飞.研制《音节和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探寻汉语国际教育新思维[J].世界汉语教学,2010(1):82-92.

[129]徐彩华,程伟民.对外汉语教师自我教学效能感研究初探[J].汉语学习,2007(2):77-82.

[130]陆俭明,王黎.开展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语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2):7-13.

[131]赵金铭.“九五”期间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0(3):3-6.

[13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理念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2007(3):13-18.

[133]孙德金.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形式与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5):7-14.

[134]陈绂.谈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J].语言文字应用,2005(1):2-5.

[135]张西平.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J].世界汉语教学,2008(1):122-132+4.

[136]赵清永.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7(1):6-10.

[137]杨承青,张晋军.汉语水平考试(HSK)改革设想[J].语言文字应用,2007(3):107-112.

[138]高立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南京社会科学,2002(2):57-60.

[139]邵菁.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1):43-49.

[140]李忆民.视听说对外汉语教材编制初探——《国际商务汉语》的总体构想与编制原则[J].汉语学习,1999(1):49-53.

[141]贾益民.华文教育学学科建设刍议——再论华文教育学是一门科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4):47-54.

[142]刘颂浩,田俊杰.留学生汉语语用情况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1999(1):86-93.

[143]高兵,何彦杰.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5-139.

[144]陈光磊.对外汉语的语用修辞教学[J].修辞学习,2006(2):6-10.

[145]张德鑫.润物细无声——论对外汉语教学与汉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1(1):33-45.

[146]马庆株.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若干建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3(3):13-16.

[147]陶炼.“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教学法试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4):38-44.

[148]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120-129.

[149]张妮,张屹,张魁元.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总体设计之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5):80-86.

[150]黑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纠错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6(8):34-36.

[151]刘春梅.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28-132.

[152]舒雅丽,许嘉璐.初级汉语教材中的词汇处理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4(3):143.

[153]陈申.西方语言文化教学的演变与发展——兼议对世界汉语教学的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1999(1):10-19.

[154]郭曙纶.试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超纲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25-29.

[155]汝淑媛.对外汉语教学中相近表达式的用法研究——以形容词AABB重叠式和“很+形容词”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2-137.

[156]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教育科学,2007(5):29-32.

[157]乔印伟.汉语阅读教学任务及其量化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2):94-100.

[158]张德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语文,2001(5):471-474.

[159]吴应辉.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8-46.

[160]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对外汉语教学认知规律的探索[J].世界汉语教学,1998(2):50-55.

[161]郭风岚.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分层与陈述[J].汉语学习,2007(5):71-77.

[162]尚平.比较句系统研究综述[J].语言文字应用,2006(2):77-80.

[163]曲抒浩,潘泰.美国“体演文化”教学法简论[J].教育评论,2010(5):160-162.

[164]崔希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5(3):405-411.

[165]徐子亮.语境在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认知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5):148-153.

[166]范妍南.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宾式离合词带宾语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5):22-25.

[167]王未.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2000(6):178-180.

[168]常志斌.留学生汉语新词语课的建设问题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9-133.

[169]姚敏.现代汉字理据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29-35.

[170]倪传斌,王志刚,王际平,汪腊萍.对外汉语教学功能项目表的综合量化研究——兼论“结构-功能-文化”统一体量化新途径[J].现代外语,2004(2):179-187+219.

[171]李大遂.突出系统性 扩大识字量——关于中高级汉字课的思考与实践[J].语言文字应用,2004(3):112-119.

[172]王悦欣.对外汉语教材重在创新与实用[J].出版发行研究,2008(7):57-59.

[173]杨吉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以常用基本层次范畴词汇教学为中心[J].民族教育研究,2011(3):39-44.

[174]万业馨.略论汉语拼音和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位置和关系[J].世界汉语教学,2012(3):409-418.

[175]蒋以亮.课堂交际技能训练的一种方法──谈“分组”[J].汉语学习,1998(1):46-50.

[176]李向农,贾益民.对外汉语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学科之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1-25.

[177]丁启阵.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6):58-64.

[178]田惠刚.关于对西方国家学生汉字教学的理论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129-134.

[179]刘珣.也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科学定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17-21+23-29.

[180]张振兴.方言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42-49.

[181]赵春利,杨才英.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感培养的原则[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1):61-66.

[182]荣继华.初级对外汉语课堂提问策略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129-134.

[183]伏学凤.《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名量词系源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1):15-17.

[184]马燕华.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听力跳跃障碍的实现条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125-131.

[185]史有为.对外汉语教学最低量基础词汇试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73-81.

[186]田艳.关于对外汉语课堂纠错策略的层次性选择[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3):29-35.

[187]卢伟.语料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12-115.

[188]张宝林.对外汉语语法知识课教学的新模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3):77-84.

[189]丁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综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6-130.

[190]祖晓梅,陆平舟.中国文化课的改革与建设——以《中国概况》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06(3):121-127.

[191]杨金成.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分类[J].汉语学习,2006(1):56-59.

[192]戴悉心.“即使”句的分类及其语义语用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2):49-53.

[193]郑博仁.试论对外汉语书法课程教学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7-92.

[194]杨惠芬,张春平.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21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手段[J].世界汉语教学,1999(2):17-20.

[195]张旺熹.语感培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任务[J].世界汉语教学,2007(3):24-25.

[196]王路江.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汉语教学——全球化时代的汉语传播趋势[J].世界汉语教学,2003(3):9-12.

[197]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的模式构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04-109+115.

[198]徐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5):69-75.

[199]杜欣.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面面观[J].语言文字应用,2006(2):152-154.

[200]卢达威,洪炜.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6):23-31.

*以上排名依据”知网“引用数据,仅选CSSCI核心期刊论文

截止于2020年4月13日


作者分析

640 (1).webp.jpg

以200篇论文的第一责任人为数据,高引作者及论文篇数如下:

陆俭明(9)

李泉(6)

孙德金(4)

张和生(4)

张德鑫(4)

刘颂浩(4)

崔永华(3)

赵金铭(3)

徐子亮(3)

陈绂(2)

鲁健骥(2)

吕文华(2)

杨惠元(2)

张宝林(2)

张西平(2)

周健(2)

郑艳群(2)

吴应辉(2)

李红印(2)

姜丽萍(2)

李蕊(2)等


单位分析

640 (1).webp.jpg

以200篇论文作者所在单位为数据,高引作者单位及论文篇数如下:

北京语言大学(47)

北京大学(22)

北京师范大学(21)

中国人民大学(9)

国家汉办(6)

中山大学(5)

北京外国语大学(5)

南开大学(5)

中央民族大学(4)

华中师范大学(4)

暨南大学(4)

华东师范大学(4)

复旦大学(3)

南京大学(3)

山东大学(3)

厦门大学(3)

上海交通大学(3)

首都师范大学(3)

四川大学(2)

中国传媒大学(2)

上海大学(2)

北京华文学院(2)

北京第二外国学院(2)

辽宁大学(2)

青岛海洋大学(2)

烟台大学(2)等


篇名分析

以200篇论文的篇名为数据,分词后统计词频排名(筛选):

教学、教材、词汇、汉字、国际、语法、文化、课堂、留学生、教师、原则、学科、任务、大纲、功能、认知、模式、教学法、语用、多媒体、交际、偏误、听力、策略、结构、口语、写作、新词语、量化、传播、语境、方言、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分析

以200篇论文关键词为数据,分词后统计词频排名(筛选):

语法、教材、文化、词汇、汉字、交际、原则、教学法、留学生、教师、动词、学科、设计、技能、能力、意识、功能、偏误、练习、听力、大纲、课堂、语感、多媒体、口语、语用、跨文化、认知、考试、方言、教学模式、任务、语块、语素、技术、笔画、句法、语音、写作、副词、汉语拼音、语料库、硕士、频率、语体、体态语、师资、心理过程、华文、华语、文化圈、行动、远程教学、等级、培训等


期刊分析

以200篇论文的所发期刊为数据,高引期刊如下:

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暨南学报、中国语文、湖北大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外交学院学报、教育理论与实践、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家、南京社会科学、河北大学学报、修辞学习、开放教育研究、中国大学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评论、江苏社会科学、现代外语、民族教育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


来源:语言学心得


默认文件1584937006989.png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客服服务热线
010-56077433
北京时间 工作日0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 2008-203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鹤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4571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436号

地址:北京市朝外SOHO EMAIL:info@jiaohanyu.com

ICP经营许可证:京B2-20213014 人力资源证: 1101052020076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